美國“棱鏡門”風波主角愛德華?斯諾登的行蹤25日繼續吸引世界目光,美俄就他的下落隔空喊話,展開一輪言辭“交鋒”。美國總統奧巴馬首度開腔回應事件,白宮期待俄方將斯諾登移交美方;俄方則回應稱斯諾登并未入境,拒絕了美國的要求。俄總統普京最新表態稱,斯諾登目前在莫斯科機場過境區,仍是自由身,呼吁他盡早選擇最終目的地。
奧巴馬首度開腔 美國務卿要求俄“交人”
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首度開腔回應斯諾登離開香港“逃亡”一事,稱美國正在遵循適當法律途徑,與別國合作確保法治得到貫徹。
奧巴馬說,“美國正在遵循所有適當的法律途徑,與其它各國合作確保法治得到貫徹。”他沒有作出進一步說明,只稱具體事項可詢問美國司法部。
在24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白宮發言人杰伊?卡尼表示,白宮國安團隊一直持續向奧巴馬通報斯諾登離港后的事件進展,奧巴馬正在密切關注此事。
卡尼24日還說,美國“臆斷”斯諾登仍在俄羅斯,期待俄方將其驅逐回美國。為他受到的指控面對法律制裁。
他說,鑒于美俄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后加強了合作,而且兩國在歷史上曾就執法問題進行過合作,包括應俄羅斯政府請求把許多高端犯罪分子送回俄羅斯,美方確實希望俄方采取這一舉動。
此前,美國政府已經以盜用政府財產、非法竊取國防信息、以及蓄意向未經授權人士紕漏絕密情報三項罪名對斯登諾做出刑事指控。
美國國務卿克里25日呼吁俄羅斯在“斯諾登事件”上保持“冷靜”,并將斯諾登移交美國。
克里說,美國并不想在這一事件上尋求對抗,并表示,斯諾登的引渡本質上是法治問題。此前一天,克里曾警告俄羅斯政府參與斯諾登案可能面臨的“后果”。
路透社報道,令美方尤其擔憂的是,他們不知道斯諾登掌握多少機密情報,而且他很可能與“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一道,將其公布于眾。
普京稱斯諾登在機場過境區 俄外長拒美驅逐要求
25日晚些時候,正在芬蘭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斯諾登目前身處莫斯科機場的過境區。
普京說,斯諾登沒有違反俄羅斯的法律,作為過境乘客,并不需要簽證或其他文件。他有權利買票飛到他想去的地方。
就美國提出移交斯諾登的請求,普京顯然予以拒絕。他強調,俄羅斯和美國并無引渡協議。
此外,針對美國的指責,普京回應說,美國通緝的泄密者斯諾登來到莫斯科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有關俄羅斯幫助其飛行的說法是“胡說”。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5日也在莫斯科說,斯諾登并未進入俄羅斯境內。他同時表示,俄羅斯已經明確拒絕了美國有關驅逐斯諾登的要求。拉夫羅夫還抨擊了美國對俄羅斯的警告。
拉夫羅夫當天在與到訪的阿爾及利亞外長邁德勒西會晤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俄羅斯同斯諾登沒有任何關系。拉夫羅夫說,斯諾登是自己選擇的航線,俄方也是通過媒體了解到“他并沒有進入俄羅斯境內”。
拉夫羅夫同時表示,美國試圖指責俄羅斯在斯諾登事件上違反美國法律是毫無根據并且不可接受的。
俄羅斯人權特派員盧金同日則強調,美國無權對俄羅斯提出要求,俄方既能夠也可以拒絕引渡斯諾登。此外,斯諾登并未在俄羅斯境內實施犯罪行為,俄羅斯當局也未接到國際刑警組織的逮捕請求,因此俄方沒有理由逮捕這名“過境乘客”。
維基解密稱其健康安全 拉美小國硬頂美國或面臨壓力
早些時候,斯諾登的下落成了全球媒體和美國政府苦苦追尋的謎團。24日,從莫斯科飛往古巴的俄航班機沒有帶走斯諾登,而是載著大批媒體記者飛越了半個地球。25日,斯諾登也沒有登上從莫斯科飛哈瓦那的航班。
除了眾說紛紜的俄羅斯、冰島、古巴、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外,又有一個國家——白俄羅斯,被卷入斯諾登的“逃亡”大戲。有媒體推測,斯諾登可能途徑莫斯科前往白俄羅斯,在那里請求政治庇護。對此,白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出面澄清,稱斯諾登還沒有向白俄羅斯申請政治避難。
“維基解密”組織24日對外透露,斯諾登目前健康而且安全。“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說,斯諾登“向一些國家嘗試避難”。
美國《紐約時報》文章稱,從斯諾登事件可以看出,奧巴馬政府無法影響俄羅斯、拉美國家。華盛頓無力影響這些國家向斯諾登提供保護,這顯示出美國政府對于世界產生影響的局限性。
《洛杉磯時報》也寫到,最近發生的事件表明了華盛頓可對世界施加影響的界限。除此之外,報道還指出斯諾登事件還開創了“維基解密”歷史上的新紀元,因為維基向這名美國程序員提供了法律及外交方面的幫助。
有媒體分析,斯諾登最終進入厄瓜多爾避難的可能性最大。這個拉美小國此前曾接受了另一個美國機密泄密者阿桑奇的“政治避難”。一個面積僅25萬多平方公里的拉美小國竟然硬頂美國,有分析猜測這是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展示其作為“查韋斯繼承者”的最好機會。對于這個拉美小國來說,跟超級大國叫板,引發世界關注。繼查韋斯之后,科雷亞有望成為扛起拉美“反美大旗”的新領袖。
不過,對于厄瓜多爾來說,與超級大國叫板并非沒有壓力。美國《赫芬頓郵報》威脅稱,厄瓜多爾必須考慮為此可能付出的代價。厄政府一旦收留斯諾登,將會招致美國的憤怒,其后果可能是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進行報復。
一些厄瓜多爾民眾認為,厄瓜多爾不應卷入其中。另一些民眾表示,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稱厄瓜多爾做了其他國家不敢做的、保護人權的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