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道 現在在南非,商業狩獵成為一種迅速增長的產業。人們在牧場圈養成百上千頭獅子,供前來旅游的富翁們獵殺,讓他們體驗打獵的樂趣。
代價
“甕中獵獅”僅需5000英鎊-25000英鎊
在距南非約翰內斯堡市以南75英里的郊區,有一家名為“莫瑞森”的牧場,牧場里有一處“獅穴”,里面圈養著約50只獅子和兩只老虎。類似的牧場在南非有160多個,它們合法地圈養著獅子等動物。現在南非的野生獅子有約2000只,但被圈養的獅子卻有5000只之多。
盡管這些牧場的主人聲稱沒有獵殺這些獅子,但動物保護組織揭露,大部分牧場主會將圈養的獅子賣給來自歐洲、北美等地的富人,供他們獵殺。這種在圍住的區域獵殺獅子的商業行為被稱為“甕中狩獵”,在南非是完全合法的。想要體驗這種“游戲”的人只要付上5000英鎊至25000英鎊就能如愿。
游客在莫瑞森牧場花3.5英鎊就能近距離接觸圈養的獅子,這家牧場的網站鼓勵游客們前來體驗商業狩獵,游客可以選擇獵殺羚羊、獅子、鱷魚等不同種類的動物。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牧場助理凱思林·貝納德透露,幼獅出生一小時后就被迫跟母獅分開,前8周都依靠人工喂奶。莫瑞森牧場的“獅穴”經理瑪麗科·梅韋稱,如果不把幼獅從母獅身邊帶走的話,幼獅會餓死的,因為牧場的母獅沒有奶水。但動物保護專家透露,這種做法是為了讓母獅能盡快孕育,他們想讓母獅能盡可能多地產崽,牧場上的母獅平均每兩年能產下5頭幼獅,這對母獅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危害
“甕中獵獅”刺激獵殺野生獅子
南非狩獵傳統悠久,不過南非人對圈養獅子狩獵的興趣并不大。現在這種商業狩獵的市場主要來自海外。
海外狩獵者們大多被“甕中狩獵”的高回報率和低價格吸引:在坦桑尼亞獵殺一頭野生獅子需要50000英鎊,在南非獵殺一頭圈養獅子最低只要5000英鎊。5年前,南非政府規定,動物必須長到2歲才能被獵殺,這嚴格控制了牧場主和狩獵者的利潤。但牧場主們將這一政策告到了南非的法院,最終高等法院判定這一政策“不合理”,從那時起,被獵殺的圈養動物數量劇增。2001年至2006年,從南非出口的作為獵物的動物有1830只;2006年至2011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4062只,增加了122%,其中絕大部分是圈養的動物。
牧場主們表示,讓人們獵殺圈養的獅子總好過他們在野外狩獵、進一步威脅野生獅子的數量。但動物保護者并不這么認為,他們表示,20年來,南非的野生獅子數量減少了80%,因此牧場和商業狩獵的增加并未能起到保護野生獅子的作用。動物保護者菲奧娜·邁爾斯稱,對圈養獅子的商業狩獵反而加劇了野生獅子數量的減少。她說,圈養獅子的牧場為“甕中獵獅”創造了市場,也給每一頭野生獅子貼上了清楚的價格標簽,這也從經濟上刺激了當地人,驅使他們跟偷獵者合作,或者對非法獵獅佯裝不知。獵殺了圈養獅子的狩獵者的胃口不會就此滿足,他們漸漸地會想要獵殺野生獅子。
應對
希望旅游業替代商業狩獵
飼養員、動物保護者馬丁·奎恩認為,應該發展圈養獅子的旅游業,用以慢慢替代商業狩獵。奎恩在莫瑞森牧場飼養、培訓獅子,向游客們提供跟獅子一起散步的游玩項目,他希望最終這種項目帶來的利潤能超過商業狩獵,讓牧場主相信一頭活獅子的價值更高。
奎恩聲稱,自從他今年1月開始在莫瑞森牧場上班以來,就沒有一頭獅子被賣給游客狩獵。他希望牧場最終能同意讓圈養動物的后代在野外成長。創立了“獅子救援”慈善機構的皮特爾·卡特表示,對牧場主們來說,提供獅子觀賞、接觸的項目只是除了商業狩獵的另一種收入來源。經營“獅穴”的梅韋對游玩項目能取代商業狩獵的收入持懷疑態度,她表示:“我們自己并不組織商業狩獵,我們只是把圈養的獅子賣給有許可的人,他們要對獅子做什么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我們并不知道被賣掉的獅子的最終去向,不過我們自己是不會組織商業狩獵的。”
南非的動物保護組織希望政府能出臺規定拯救被圈養的獅子,但自從上次的政策被最高法院駁回后,目前南非政府還沒有再次出手整頓的跡象。“如果我們能讓公眾了解真相,讓他們不再支持圈養動物的產業,那么我認為最終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圈養動物以供商業獵殺的行為。”邁爾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