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時期的過去式】
兩名1985年出生的年輕人阮浩和郭將,其中還有一名大學生,甘當“破爛王”,從走街串巷收廢品開始,直到現在擁有一家資產近百萬的公司。
28歲的阮浩是孝感人,2005年在武漢就讀大學畢業后,考了幾次公務員,每次都是面試沒過。他在家“玩”了近一年,父母支持他考公務員,他卻不愿當“啃老族”。
2008年,阮浩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地安全員,做了幾個月以后,因為看不到前途,他便辭職離開了。第二份工作,阮浩開始創業,他在一所學校承包了一個食堂,做了一年,倒是沒有虧本,但要疏通各種環節,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他放棄了這一行。
2009年,失業在家的他開始收廢品。他踩三輪車走街串巷,從收一些瓶子、紙張等生活廢品開始,后來專在工地上收廢鋼筋頭。在此過程中,他認識了郭將。
郭將也出生于1985年,武漢人,他身材高大,國家二級運動員。
郭將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中還有兩個姐姐。“我小學時甚至期末才能交上學費。”郭將說,2003年參加高考后,他放棄了讀大學。
郭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廠流水線上做操作工。堅持了3年。每月工資1000~1500元。
后來,郭將貸款和昔日同學合買了一輛二手渣土車,由于經營不善而失敗,負債幾萬元。到了2008年,由于工作不好找,他在家反省一段時間后,毅然選擇做廢品回收。剛開始的一年里,郭將的老父親和他一起,每天拖著板車四處收廢品。“每天早上天亮出門,天黑回家。”郭將回憶起那一年的生活,最感到對不起的就是50多歲的父親,“老父親還要拖板車,作為兒子感到心酸。”郭將說,那種沿街收廢品的日子,持續了一年時間。
請不到人
十幾噸廢鋼筋頭自己搬
郭將和阮浩的目標很大,在了解廢品這一行后,他們決定專接企業的業務。2010年,兩人在武大科技園附近租了一間倉庫。一天一位年輕人過來問他們,是否收公司廢品,那一筆單子,兩人賺到第一桶金。“其實也只有幾千元。” 業務逐漸展開后,廢品回收量開始增大。一次,一個工地有十幾噸廢鋼筋頭要處理。對方要求他們派人過去清理,二人便找了幾位臨時搬運工。談好了價,對方看他們要得急,就反悔了坐地起價。郭將說,一氣之下,他和阮浩,再加另外兩名員工,四個人自己動手搬廢鋼筋。那時正值武漢夏天最熱的時候,頂著烈日,他們從上午搬到天黑,裝滿了一輛七八米長的貨車。
“有錢賺就蠻開心。”郭將說。
【破繭成蝶的現在式】
現在已有五家長期合作公司
阮浩和郭將把廢品回收事業越做越大,已有5家公司長期固定將廢品賣給他們。“我們的服務做得好,分裝、清理我們可以上門服務。”郭將說,現在合作的公司有電器公司、做測量儀器的公司、電線電纜公司等。昨天,記者跟隨他們到了其中兩家公司的廢品倉庫。一家是位于東湖高新理工科技園的一家電氣公司,廢品區面積較大,被分為“廢木區”、“廢元件區”、“廢鐵區”、“廢紙區”。
“其實做我們這一行,最難的就是維護關系。”郭將說,以他們現在的經營狀況,年收入大概在30萬左右。“但很多錢都花在應酬上了。阮浩和郭將希望以最短的時間讓公司有更大的規模。去年底,他們已經開始籌劃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郭將和阮浩都已貸款買房,二人都各自組建了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