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的城鎮化率,70%的農民從事二、三產,74%的人口居住在縣城,92.5%的中小學生集中在縣城上學,95%的企業在縣城園區……這是一組來自浙西南縣城——麗水市云和縣的數據。
走進云和,滿目蒼翠,森林覆蓋率80.8%,空氣優良率98.9%。浙江第二大河——甌江穿境而過,因緊水灘大壩而形成的云和湖被稱為“甌江上的璀璨明珠”。較高的城市化率、優良的生態環境,面對這樣的“標簽”,你可能很難想象十幾年前的云和披著怎樣一件落后、貧窮的外衣。
圖:云和梯田
“云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山區小縣。”云和縣委書記葉伯軍向《小康》記者介紹說,當地11萬人分布在170個行政村和842個自然村。由于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離等客觀原因,導致社會發展一度處于低效率和低水平的尷尬狀態。
轉機出現在2001年,“小縣大城”的發展戰略應運而生。十六年來,這個戰略一以貫之的將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與城鄉統籌有機結合,成為了云和縣涅槃重生的秘訣。
小縣大城1.0版:打造縣城經濟增長極
回憶起7年前的日子,云和縣元和街道金竹崗自然村的鄭繡菊仍然會皺起眉頭。
當年的金竹崗村不僅沒有公路,甚至連一條像樣的機耕路都沒有,村民下山買包鹽得爬90分鐘崎嶇的山路,才能回到山頂的家。全村僅有9戶人家35人,最能干的人家年收入七八千元,一般人家只有兩三千元。
“小縣大城”的戰略核心是通過制定優惠的下山轉移政策,引導和鼓勵居住在庫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高山遠山的困難群眾向縣城、建制鎮和中心村轉移。2010年,鄭繡菊所在的元和街道開始籌劃整村搬遷事宜。
整村搬遷時,政府給予每人8100元補貼,老房子拆遷補貼96元每平方米,街道補貼2/3的門窗款,這樣一來,即便是生活最困難的鄭繡菊家,拿著補貼和拆遷款,再貸款5萬多元,第二年就住進了200平方米的新房。生活和交通便利了,掙錢的門路也更廣了。
農民下山了,靠什么生活?就業問題如何解決?
“沒有產業支撐,‘小縣大城’是做不出來的。”葉伯軍如是說。
作為國內最大的木制玩具生產基地,云和縣自上世紀90年代起規劃建設云和特色工業園區,目的是讓木玩產業更集聚、更規范、更富特色?!靶】h大城”戰略加速了這一規劃的落地:工業園區面積從2001年的0.17平方公里擴展到3平方公里,加上一系列鼓勵企業入園發展的優惠措施陸續推出,大量原本落戶在郊區的企業也紛紛選擇轉戰縣城發展。目前,全縣已有95%的企業駐扎在了縣城,為進城農民提供了3萬余個就業崗位,有效解決了下山轉移農民的就業問題。
在2012年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小縣大城”發展模式榮獲“十大社會治理創新”獎,理由是因為云和的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集聚和造城運動,而是打破了“舊思想”,從欠發達山區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實際出發,在資源配置和政策投入上對重點區域和產業實行傾斜,以木玩產業作為支撐,推動人口、產業、要素的集聚,打造縣城經濟增長極。
圖:童話特色的云和高速口
經過四十多年的培育,木玩文化的內涵和外延被不斷拓展,成為云和獨特的城市個性。云和木玩從“貼牌加工”逐漸轉向“自主創新”,從生產“木頭玩偶”這樣的工業品逐漸轉向“動漫卡通”的文創產品。如今,云和正在謀劃從“產業之城”向“童話小鎮”跨越。
“用地3.8平方公里,總投資63億元,聚集木玩研發、動漫創意、親子休閑旅游、兒童教育、兒童文學創作、兒童戲劇表演等功能?!痹坪涂h副縣長周堅向記者描繪了以“童話”為核心,產業、文化和旅游功能疊加的特色小鎮。
小縣大城2.0版:打造全域旅游增長極
昔日實施“小縣大城”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吸引了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大批量轉移,鄉村逐漸變得冷清。然而,也就因為這樣適時、適度的寂靜,讓鄉村的自然生態得到了休養生息。隨著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新一輪的“小縣大城”將目標瞄準鄉村,以全域旅游帶動的鄉村復興正在云和的一田、一湖間上演。
“春梯田,是一軸淡淡的水墨畫;夏梯田,是一幀精美絕倫的繡品;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濃郁的油畫;冬梯田,是一幅輪廓分明、莊嚴冷峻的黑白木刻……”這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張抗抗2014年在云和講學、采風后寫下的文字。從美國CNN將云和梯田評選為中國最美40個景點之一,到每年舉行“開犁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游客。云和梯田,逐步從“小眾”之景,通過飽滿的文字和絕美的風光圖片,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
在梯田核心區坑根村,我們見到了民宿“牧云居”的主人——80后安徽小伙李凱。他一邊領著記者參觀,一邊說著自己的梯田故事。
兩年前,李凱是云和當地一家酒店的高管和股東,擁有穩定的酒店收益?!耙淮闻既坏臋C會,我和朋友來坑根石寨古村落看梯田,那一次,我們被云霧籠罩下的坑根震撼到,不停的拍照留影?!崩顒P說,那一次的梯田之行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一邊是穩定的酒店工作,一邊是來自梯田的誘惑,因為這個選擇題,讓李凱經歷了不少無眠的夜晚:云和梯田景區首次跨入“千萬級景區”行列,2016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增幅高達123.2%,因為優質民宿少,大多數游客還是會返回縣城住宿,這樣的歷史機遇讓他心動。然而,酒店管理與民宿經營的理念畢竟有差別,放棄現在的一切重新創業,風險是不是太大?
在做了完成的創業計劃書后,李凱做出了人生的抉擇:賣掉酒店股份,以向當地農民承租的方式獲得坑根村一幢5層民房15年的租賃期,投資200萬元打造“牧云居”,他要做云和梯田第一個扎根坑根村的外鄉創客。2016年5月1日,李凱和父親開始動手改造這幢只有框架結構的民房。11月,擁有19間客房、閱讀區、兒童活動區、茶室的“牧云居”展現在世界游客面前。
圖:民宿“牧云居”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是多年從事酒店管理經驗教會我的。經營民宿,我是初學者,但是我會仔細詢問每一個住客的需求,然后不斷改進?!泵鎸υ浀囊蓱],李凱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最近一個月的營業額就有近22萬元。記者觀察到,“牧云居”的客房沒有電視,公共空間隨處可見讀書角,親近自然、靜心閱讀的生活方式既契合云和原生態的環境,也讓這間民宿脫穎而出,有了自己的個性標簽。陪著客人觀日出,領著客人看螢火蟲,李凱用心為民宿注入更多人文與情感關懷。
“休閑時代的到來讓民宿成為游客出行住宿的美好選擇,但是當下制約云和鄉村民宿發展仍存在民宿業主品牌服務意識薄弱、創新能力有限,民宿主體功能單一、開發深度不夠等問題。”云和縣委副書記黃力量算是“牧云居”的指導老師,隔三差五就會和李凱討論民宿的經營之道,在他看來,云和的民宿產業的提檔升級必須要從簡單提供食住的模式轉化為具有附加值高、服務品質佳,并且能提供多元選擇的旅游產品,做好“六頭”的文章,“門頭,創造民宿品質;灶頭,提升餐飲服務;床頭,體驗鄉村夜眠;木頭,緊扣木玩文化;石頭,傳除了政策的扶持,以梯田為龍頭的云和旅游“誘惑”正通過工商資本注入和項目建設逐步升級,醞釀成為“小縣大城”又一經濟增長極。前不久閉幕的云和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以全域旅游為龍頭,把生態休閑旅游業作為第一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計劃到2021年,全縣旅游總收入達到60億元,五年累計投資達到100億元。
“我們提出了‘全域5A’的全新概念?!痹坪涂h旅游委員會主任朱振華介紹說,“全域5A”,不是空穴來風。從全縣核心景區和旅游資源來看,“一城、一湖、一梯田”三大核心成為共識,除了“云和梯田”明確提出創“5A”外,“云和湖”目前為省級旅游度假區,目標是提升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級與“5A”相當;“童話云和”小鎮,被省里列為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也是按照“5A”去打造和培育。
云和旅游,全域發力。今年以來,當地旅游項目建設呈現出一派“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鬧場面。在“云和梯田”景區,由縣城通往景區的“梯田大道”交通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預計年底建成的棧云山莊一期工程,將改變景區沒有高等級度假酒店的歷史。位于“云和湖”的國際文化養生村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已進入尾聲,主要由星級酒店、會議中心、國學堂、康復中心、運動娛樂館所等,投入使用后將在全市成為領先的生態養生養老文化示范基地。
從“中國童話休閑旅游城”到“山水童話”特色的現代化生態休閑旅游名城,再到以童話般環境為基礎、以童話般產業為支撐、以童話般生活為核心的“童話云和”,找準定位及路徑的云和走得愈加自信,其貢獻出的云和元素、云和實踐也成為全國山區縣綠色發展的典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