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園景區供圖
核心提示
5月20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提供學術指導,河南大學、河南省旅游局、開封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開封市旅游委承辦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研討會”在河南開封舉行。河南大學副校長張寶明、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長朱建偉、開封市副市長孫曉紅分別致辭,舉行了中國旅游研究院、開封市政府、河南大學三方戰略合作簽字儀式。隨后,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開封市政協副主席、旅游委主任劉震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
河南文化旅游精英研討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長朱建偉在致辭中表示,我們要以國際化思維、國際化標準來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客源優勢,把歷史文化活化為可看、可聽、可玩的故事,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的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水平,深度開發海外客源市場,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國際知名度,積極推進河南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
5月20日下午,與會代表進行了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工作研討。安陽市旅游局局長史景山,焦作市旅游局局長趙衛星,開封市政府節會辦主任李紅寧,南陽市淅川縣常委副縣長方松海,洛陽市旅發委副主任張志民,信陽市旅游局副局長滕小玉,開封市旅游委副主任張克彬,清園股份董事長王爽,清園股份董事、首席戰略官周旭東、鄭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總經理韓剛,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游系教授劉坤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桓占偉,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游系主任陳楠等各自結合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圍繞自己關心的問題展開研討。
戴斌:從小籠包到文化旅游
據了解,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已經被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聘請為博士生導師,此次“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研討會”上,戴斌發表了題為《文化旅游要面對當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主題演講。演講開始,戴斌先是夸開封的小籠包“好吃”,并將開封小籠包和南宋都城杭州的小籠包進行對比,“如何讓厚重的歷史鮮活起來,這是一個議題。一種文化,只有活在百姓生活中,才有生命力。”戴斌說,作為一個文化旅游名城,只有當地百姓喜歡才有生命力。
戴斌認為,繁華不只為追憶,對于過去的歷史,固然要研究,要記憶,要傳承,但更要讓市民和游客看得見,摸得著,有品質,可體驗。面向世界,文化旅游的傳承要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述歷史文化的故事。
戴斌表示,文化應該走下神壇,走向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只有那些能夠打動民眾日常感情的項目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它關照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存在的人,而不是一個被科技和物質操縱的符號。希望文化旅游開發不再只是復古一座城,而不關心居住在那里的人們的生活。只有本地人發自內心喜愛的城市才能夠吸引異地游客的到訪。
“歷史在前行,生活在繼續,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我們都不可能只生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永遠都向別人訴說自己過去的輝煌。”戴斌說。
首次提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評價指標
在“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研討會”上,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程遂營教授發布了《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國內首次對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評價指標進行了界定,填補了國內研究的空白,對指導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該指標共有10項一級指標、35項二級指標。其中的一級指標有:城市文明度、城市知名度、城市開放度、城市活躍度、國際化程度、文化資源豐度、文旅發展水平、文旅服務質量、發展環境、發展持續性。
程遂營介紹,該《報告》是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專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告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旅游的內涵;第二部分是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實踐;第三部分是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評價指標。
《報告》指出,文化旅游是一種有內容的生活方式,文化旅游代表著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文化旅游是雙加雙創最活躍的領域。作為沒有天花板的產業,文化旅游是最具IP特征的產業和主客共建共享的事業。
《報告》認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承載著城市復興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大使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是統領和協調城市各方面建設的總體戰略,推進全域旅游即是推進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研究報告》的推出,為深入學習李克強總理視察開封時的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在省十次黨代會上提出“支持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焦作等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