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走出校門“立體式學習”
誰說我們的教室都在學校里?其實還有自然界廣闊的舞臺;誰說我們的學習方式總是老師說、學生聽? 還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學習。教育部等11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中小學要將研學旅行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學生們走出校門感受“立體式學習”有了依據和規范。
何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所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根據《意見》,各中小學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學校要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并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意見》強調,要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各地要根據研學旅行育人目標,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準入標準、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
通過實踐教學實施素質教育
對此,有業內人士感慨,長期以來,實踐教育環節薄弱甚至缺失,已成為制約我國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瓶頸。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已經具備了全面加強中小學實踐教育的環境和條件。
據悉,2012年起,教育部先后選取安徽、江蘇、陜西、上海、河北、江西、重慶、新疆8個省(區、市)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并確定湖北省武漢市等12個地區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
看到《意見》,上海市延安中學校長郭雄說:“這其實是給我們校長吃了‘定心丸’,讓學生轉變觀念,靠的不是課堂里的說教,而是對社會真實變化有所體驗和感悟。”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小學校長張計蕾也表示,將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劃,更符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喜好,學生可以實現跨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激發出自主學習的潛能。
國外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鑒。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峽介紹說,日本的修學旅行在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分別組織一次。小學的修學旅行主要以體驗鄉土文化和自然環境為主,中學以上的修學旅行大多以傳統文化體驗、職場體驗為主,也有自然體驗、生活文化體驗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表示,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該過程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體驗性,二是群體性。他說:“青少年需要親身參加許多親近社會與自然的實踐活動,青少年完成社會化離不開群體性交往。”
“立體式學習”讓學生銘記
上海延安中學每年都帶領高中生赴井岡山學習實踐,了解當地民情、參與農民勞作,讓學生與井岡山地區同齡孩子結交朋友。“實踐歸來后,孩子們發自內心對不同地區的生活情況有了感悟。”郭雄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在滬上部分學校,研學旅行并不是新鮮事兒。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早在20年前,就開始了“到大千世界學習文化、觸摸歷史”的探索,遠及新疆、福建、甘肅,近達山東、河南等地。
黃玉峰說,研學旅行是一種“立體式的學習”,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校園,不僅能夠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各類文化,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等學科交織開來,讓學生銘記終身。有了《意見》指導,黃玉峰表示,未來要更合理、更嚴謹地規劃學生研學旅行的活動內容,并做好經驗的積累。例如,此前每次旅行歸來,他都將學生們的寫作作品集結成作品集。
根據以往經驗,帶領學生開展研學旅行之前,對于教師團隊的培訓必不可少。郭雄說:“只有讓指導教師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了解研學旅行的教育意義,整個活動才會更加行之有效。”張計蕾也表示,對于教師來說,研學旅行同樣是一種學習的機會,他們可以走出課堂和學校,用一種更開放的心態學習并借鑒其他地區專業教育教學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