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淼而神秘的星河,寧靜而深邃的夜空,總能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星空玫瑰、馬頭星云、雙子座流星雨……你是否也曾向往過有一天和“宇宙之光”咫尺之間?
為響應中國科協九大精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發會)及所屬的星空工作委員會(中國星空會)將于6月3日由中國綠發會秘書長帶隊從北京出發前往西藏拉薩、阿里、那曲等地,就落實國內首批“中華暗夜保護地”試點項目、星空資源保護與發展星空文化產業等事項展開工作。
人類幾千年來一直仰望著璀璨的星空,并隨之誕生了相關的歷史、科學和文化。但近百年來,由于過度使用照明工具而導致光污染的蔓延,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城市已看不到銀河和主要的星座,人與生物圈的夜間環境遭到日益嚴重的侵蝕,天文科學觀測也受到干擾,人類共同的星空資源正在逐漸“消亡”。
“這次不遠萬里赴藏,要有成果。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項目是個極有意義的創新”,中國綠發會秘書長表示,暗夜保護也是構建“天藍”的重要部分,響應科協九大精神應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
在赴藏之前,中國星空會負責人王曉華表示,美麗中國需要美麗的星空,應當積極呼吁公眾重視日益嚴重的光污染,保護夜間環境。“國際暗夜協會( IDA),已在世界各地推廣認證了 40余個暗夜保護地,希望為子孫后代留下星空的資源和遺產,但中國目前還沒有通過認證的暗夜保護地,這一空白應當盡快改變。”王曉華說。
據中國星空會工作人員介紹,從2013年開始,中國星空項目組先后4次赴藏,與阿里行署、阿里天文臺等共同規劃了以天文觀測區為核心、包括核心區、緩沖區及外圍地帶共計2500平方千米的暗夜保護區,并指導建設了面向社會的暗夜公園、率先啟動了星空文化產業。
據了解,此次赴藏行程為期11天。3日到達拉薩休整后,4日與自治區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交流研討,共商暗夜保護地試點事宜;6日前往阿里考察天文臺及暗夜公園等,并與相關部門具體研究暗夜保護地試點的落實措施;11日赴那曲縣考察杭措湖保護區和景區,協商那曲暗夜公園試點的落實工作。14日由拉薩返京。
中國星空會是中國綠發會二級機構,也是國內首個推進夜間環境保護和星空文化的專門機構。它的使命是:倡導通過控制和治理光污染,在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符合標準的暗夜保護地方,推進以星空保護、星空科普、星空旅游和星空創意為基本內涵的星空文化產業,動員社會力量共同關注夜間環境、關愛美麗中國的美麗星空。
據了解,中國星空會已經參照國際標準和國內相關規定,制定了《中華暗夜保護地項目指南》,建立了一批儲備項目。阿里暗夜保護區和那曲暗夜公園是首批試點之一。